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时尚 >

香港人口2022年总共有多少人呢?中国人口为什么增长这么快呢?

商业周刊网 | 2022-06-24 10:23:16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有何影响?

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呈现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老年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等特点。

宁吉喆表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比如,人口老龄化从挑战方面看,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这都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宁吉喆称。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应如何看待?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表示,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现象,应当全面、客观地来看待。

一是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还是较大。总体上看,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不小。

二是虽然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但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将日益提高。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是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口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力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

为何出来得比较慢?

曾玉平说,人口普查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统筹安排、确保各环节工作顺利衔接,普查实施以前我们制定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进度安排,对各个环节、各项任务作出了计划和时间安排。原定的普查公报发布时间是一个计划的时间,考虑到社会各界对普查结果的强烈需求,我们这次丰富了发布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分结构和地区分布方面的数据,所以数据准备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曾玉平表示,此次一共发布了8个公报,与前几次普查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详细。每一笔数据都经过了反复核实,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另外,据了解许多国家一般也是在现场登记后一年左右才发布公报,比如美国2020年4月1日开展人口普查,第一次发布数据的时间是上个月的26日,差不多也是一年的时间。”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25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8.89%,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均有增加。纵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民族结构存在如下新特征。

一是,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稳定上升。1953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为353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6%;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总量过亿,增至1.06亿,比重也随之升为8.41%;进入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与比重仍然保持增势,2020年人口数量增至1.25亿,比重升至8.89%。

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人口变动相比较,1953-2020年67年间,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基数小但增长快,人口总量扩大2.57倍;汉族人口基数大但增长慢,人口总数扩大1.35倍,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幅比汉族人口增幅高90%。

二是,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2010-2020年的十年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从1.14亿增加到1.25亿,年均增长率为0.98%,同期的总人口和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53%和0.48%,少数民族人口年均增长速度比汉族人口年均增速快1倍以上,也显著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

考察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实现低生育率水平之前,从人口自发增长到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时代,汉族人口经历人口增长速度先升后降的过程,少数民族人口则经历了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因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实施时间晚于汉族,政策规定宽松于汉族,政策执行力度弱于汉族。少数民族人口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改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1982-1990年少数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一度达到3.80%的超快速度,是同期汉族人口年均增长速度的约3倍。

在全国步入稳定的低生育率水平后,汉族人口增长率稳步持续下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则表现为先降后升,但始终快于汉族人口增速。2010-2020年少数民族人口增速提高,不仅显著快于同期汉族人口增速,而且纵向比较也显著快于2000-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0.67%的年均增速。这主要源于少数民族生育意愿仍然较高,传统生育观念没有根本性改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家庭、家族、宗族意识较重,大都有多生育的文化倾向和文化根基,生育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在存在多生育倾向的文化氛围中,当生育政策有所放松,少数民族生育意愿得以释放,家庭生育数量增加,人口增长速度提高。

三是,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同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差异显著。虽然七普公报没有公布不同少数民族的人口数据,但是从少数民族省区以及历史统计资料和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省区的人口变化和不同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第一,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省区人口增长速度普遍较快。和六普比较,七普时我国5个自治区和3个少数民族省份中,西藏、新疆、宁夏、贵州和广西五省区的总人口增加幅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口总量增幅最大的是西藏、新疆和宁夏,分别为21.52%、18.50%和14.30%,高于全国平均值2.6-1.4倍,列居全国第1位、第4位和第6位。青海、云南和内蒙古的人口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值。各省区的总人口增加或减少,一方面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如西藏和新疆的生育政策是全国各省自治区中最宽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另一方面是人口迁移流动,尤其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期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更加活跃。

第二,不同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差异巨大。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早实现低生育率水平的民族,它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几乎与全国人口同步达到生育率更替水平。生育率相对较高的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例,我国维吾尔族人口主要定居在新疆,2008-2018年期间,新疆总人口从2131万增加到2284万,年均增长率为0.6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从1295万增加到1498万,年均增长率为1.46%;维吾尔族人口从983万增加到1168万,年均增长率为1.72%。

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就业结构、收入水平、生活条件等均大幅度提升,生活方式、生育行为均发生巨大转变,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动。根据七普和历次人口普查反映的情况,少数民族人口、全国总人口和汉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持续放缓的大趋势下,三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基本呈现从分离到趋同的发展态势,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

标签: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程度 银发经济 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

  • 标签: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人口老龄化程度,银发经济,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

相关推荐